命运多舛的“传奇”- 新边业银行鲁券

命运多舛的“传奇”- 新边业银行鲁券

文/苏骏

上海泓盛 2024 年 20 周年春拍开拍在即,此次征集的纸币中精品颇多。3 月 15 日 11 点 58 分,收到钱币部经理梁嘉俊先生发来的财政部印刷局制编号 A0900292 的边业银行民国十年壹圆山东地名券图片,这张纸币一眼开门,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发行资料,也不具备发行条件,身世颇为神秘和传奇。20 多年前,财政部印刷局为边业银行代印全套印刷厂存档样本流出,印刷印本均为分张式样票。此册样本流至日本。2015 年 12 月 11 日,左边为“天良”职章的民国十年壹圆、伍圆、拾圆券山东地名券 3 张一套,以 126500 元在上海公开拍卖成交,为奚峥云先生购得。2020 年 12 月 11 日,该套纸币再次上拍以 69000 元成交。和山东相关的民国十年壹圆、伍圆、拾圆券有前边业银行李剑池签名的济南地名券和张学良化名天良职章的新边业银行未发行的山东地名券。笔者见过济南地名正票,且找到济南地名券发行记录比较顺利。这次新边业银行鲁券正票的面世,解开身世之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3 月 15 日 23 点09 分,经过 11 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水落石出。

微信图片20240419121027.jpg

民国时期的边业银行是北洋政府时期始建的一所地方性商业银行。根据其历史沿革分为(前)边业银行和(新)边业银行两家。(前)边业银行批准成立于 1919 年 7 月,是由西北筹边使、皖系军阀徐树铮“以开发边疆,巩固国防为名,呈准当时的北京政府立案”而设立。边业银行这个名字取开边创业之意。(前)边业银行于 1919 年 8 月正式开办,总行设在库伦(今外蒙古乌兰巴托),1920 年,直皖战争后,潘复、章瑞廷加入新股,加以改组,迁到北京。由于战乱及其它原因,(前)边业银行一直经营不善。1924 年冬季,第二次直奉战争以后,奉系军阀张作霖战胜了直系军阀,边业银行由于大股东曹锟的倒台,业务受到极大影响,无法继续维持。该行在津的负责人是天津恒巨德军衣庄的财东章瑞廷,将边业银行兑给了张作霖。章瑞廷即派该行行员徐贞儒等数人成立了旧边业银行清理处,暂在新边业银行后院办公。所有旧行发行的钞票以及其他债权、债务等等关系,概归旧边业银行清理处自行负责清理,与新边业银行无涉。新边业银行接兑手续是在 1924年 12 月间由张德畬堂办理改办,接收过来的家具等项,一律作价付给旧边业银行清理处。而新边业银行除接兑过来一个边业银行的名义和其发行钞票的特权外,在金钱物资方面和旧边业银行无关。接兑后,新边业银行即开始筹备开业手续。在筹备期间,张学良收购原来的边业银行的股份再增资扩建,除一面向旧边业银行将在财政部印刷局所印制的未加盖地名的1 元、5 元、10 元三种钞票约五、六十万元收购过来并付与印制费用外,另在财政部印刷局自行订印了一二角辅币券一批,数额为 200 万元。同时又与美国钞票公司驻在北京的代表吴晋接洽,向美钞公司订印了 1 元、5 元、10 元三种钞票,数额为 1000 万元,半年后民国十四年美钞版新钞票运到天津。经过三个月的筹备,1925 年 4 月 10 日新的边业银行再次开幕,成为奉系吸收关内现金之唯一机构,与冯玉祥经营西北银行相类似。行名虽然仍称边业,史称“新边业银行”。行内干部已经完全改为奉系人物。改定股本总额为 2000 万元,先收足四分之一。继续前边业银行享有发行纸币的权利。移设总行于天津法租界巴黎道,举张学良(汉卿)为总董,姜得春任总理,协理梁质堂,津行经理杨允楫。设奉天分行于中街;北京分行于西河沿,经理孙云山;长春分行于西四道街;上海分行于宁波路;哈尔滨分行于道外南四道街;张家口分行于下堡;以及在黑河设分行。1926 年总行迁奉天。

1921 年(前)北京边业银行时期,在济南设边业银行济南分行 , 资本 20 万元。除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外 , 还代理国库。前边业银行济南分行发行财政部民国十年版济南地名纸币。1924年 12 月前边业银行济南分行回收边业银行济南地名券。1924 年 9 月,山东省主席熊炳琦筹划在济南二马路原企业银行旧址开办山东省银行,因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而搁浅。1925 年 4 月 28 日新边业银行于重组开业时,段祺瑞政府的山东督军皖系郑士琦被迫离开济南, 接任山东省军务督办张宗昌由徐州率部进入山东。因为不具备发行条件,所以 新边业银行券有日本假钞案、财政部真币伪印、直系盗发各种传闻。在未找到确凿证据前结合印刷样本实物,可以确定是奉系在空白票上加盖山东地名发行未遂。直到《银行杂志》1925 第 3 卷第 4 期 82-84 页《边业银行挤兑,失去钞票八十六箱》中的清单记录,该钞身份才得以确认。

微信图片20240419121031.jpg

新边业银行鲁券是新边业银行利用直皖战争后北京边业银行总行时期,潘复、章瑞廷加入新股后的前边业银行委托财政部印刷局制版并印制的的财政部民国十年版未加盖地名的 1元、5 元、10 元三种钞票加印山东地名改制而成。并未发行。 该券的流出缘起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奉系内部发生变化。郭松龄与夫人到日本考察军事,听闻张作霖正在日本购买武器,要与南方的国民军开战,郭松龄愤慨至极,遂决定联络冯玉祥共同反奉,事后却被冯玉祥出卖。

1925 年 11 月,天津边业银行因战事即发生挤兑,市上拒绝通行。津行将票面 240 万元纸币,和现银 60 万运回奉天,不料因郭松龄倒戈,发动滦州事变,运至滦州即被郭松龄扣留。奉方恐边业银行为郭全部占领,厚资盗粮,乃宣布散失巨额钞票,一面通告自 26 日起即停止兑现。自坠信用,消极而抵制。新劝业银行天津总行发生挤兑。郭怒,电李景林,拘押该行协理梁质堂,经理郭静斋被监视,一面恢复兑现,初犹每人可兑百元,继则每人仅兑十元,最后且以铜元应兑,每元兑双铜元 150 枚,无形中打八折,且数数需时,兑出之数自然减少,现在战事日烈,最后无法维持。中途遗失钞票种类数目开列清单,总数共计 240 余万元,分装 86 箱。其中(十)鲁券一元票 1304 元,五元票 5910 元,十元票 18270 元。

新边业银行鲁券一元券正票印制 1304 张,此券因为没有发行,是全部存放在天津边业银行的库存票,流弊情况颇为特殊,是郭松龄滦州事变中遗失钞票中流弊出来,是滦州事变的历史见证。不仅有据可循,一目了然,无需界分,为首次面世仅见,文物价值极高,为《纸币无双谱》中顶级珍品。当然,清单中的其他品种中发行流通票和滦州事变流弊券,很难界分,只能等档案中发现号段表,才能进一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