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苦难诞辉煌-济南交通银行民国元年云鹤券考

苏骏

“胶州湾乃中国最重要之门户,欲图远东势力之发达,非占胶州湾不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窥伺吞食着积贫积弱的中国。德国为了在中国扩充势力范围,先后调查了山东内地和胶州湾的经济、军事和自然条件等情况。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11月,德国借口巨野教案,武力侵占强占胶州湾。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3 月6 日,德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6 月14 日,德国根据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特许德国14 家大银行集资5400 万马克,修建胶济铁路。胶济铁路于1899 年9 月23 日开工建设。1904 年6 月1 日,全线建成。此后德国攫取了胶济铁路的修筑权和经营权,并强占了铁路沿线矿产开采权。“盖我铁路所至之处,即我占地之所及之处”,胶济铁路成为侵略者掠夺沿线矿产等资源的工具。

德国的德华银行以汇丰为楷模,将其总行设在上海。1904 年,德华银行在济南开设代理处。自1904 年10 月20 日起,德华银行在中国拥有发行纸币的特权。1906 年6 月8 日,德国签署《在德属胶州及中国发行纸币的特许令》与《执行特许令的指示》,规定德华银行发行期限15 年。1907 年德华银行开始发行自己的银行票据,在华发行的钞票逐年增加,自1907 年起至1911年止的短短5 年间,从62 万余元增至205 万元,增加了3 倍多。而这些钞票大部分是在上海、北京、青岛、济南发行。德华银行发行银两票和银元票,1907 年版的银两票有一两、五两、十两、二十两四种。

济南位于黄河下游,始置于西汉末年,发展至明初,内城格局和规模才初步形成。明清以来,济南府一直为山东治所所在地。1904 年,济南依托于胶济铁路1 开埠,胶济铁路即将建成时,山东巡抚衙门致函外务部,请求在济南开辟商埠,后袁世凯和周馥联名上书,请求在济南自开商埠,清政府遂批准开济南为商埠,位于胶济铁路沿线的潍县与周村为分关。

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济南开埠区由德国始建,最初为地域民居建筑风格的低矮平房。主要以济南火车站为中心,后来范围不断向外扪张,同时设置洋商贸易处、华商贸易处、仓库、领事驻地等,整个城市的功能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有的老城区仍旧保持着政治文化中心,新开的商埠区更多地发展商业,推动了济南的工商业繁荣。确定开埠之后,山东制定了总体规划,拟办了《济南商埠开办章程》,其规划理念大体为:保留旧城,发展新城,将商埠区设于老城西部,东至十王店,西至北大槐树村,南至长清路,北至胶济铁路。

面对帝国主义“筑路圈地”,国人奋力抗争。1911 年,与胶济铁路济南站仅相隔300 米、中国投资修建的津浦铁路济南站建成,但这两座车站互不相通。这在我国车站格局中极其罕见,充分说明当时国人对列强侵夺我铁路主权的抗争。胶济铁路路权等德国在山东权益归属问题引发了百年前在济南爆发的中德货币战争。

40921.webp

交通银行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十一月初四由邮传部尚书陈壁等奏请设立。设立交通银行的目的是为了经办募债赎路、经营轮船、铁路、电信电力和邮政的所谓四政收支以及办理国外汇兑,并有助于统一币制。同时还附奏了《交通银行章程》五章三十八条,即《交通银行奏定章程》。

邮传部将轮、路、电、邮各局存款,改由交通银行经理,各项散款合而统计,以握其经划之权。一切经营,悉照各国普通商业银行办法,兼采奏准之中国通商银行、四川川源银行及咨准之浙江铁路兴业银行各规则,与中央银行性质截然不同。援照商业各银行银号通例,兑出银圆、银两、票纸以资周转一俟度支部颁发银行钞票准备金章程及银行法律即与京外各埠商业一律遵守。虽然依据奏颁的《交通银行奏定章程》,交通银行是一家官商分股的纯商业银行,但因为其由邮传部奏请设立,并以邮传部为主导,是具有强烈的官方色彩的特种银行。民国三年,《国币条例则》颁布后,交通银行具备了国家银行性质。

在交通银行获准设立后,邮传部便任命邮传部参议、四川建昌道李经楚为总理,邮传部差遣、山西候补道周克昌为协理负责具体筹办事宜。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二月初二日,交通银行正式开业,设北京总行行址在正阳门外西河沿,资本总额初定为库平银五百万两。

至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交通银行先后设立天津、上海、汉口和广东四家分行,十二月设立香港分行和越南西贡代办处、石家庄分所,宣统元年开设开封张家口、漯河、周家口、营口、长春、新加坡分行或分号,宣统二年开设南京、奉天、济南、汕头、厦门、仰光分行,宣统三年开设无锡坐庄和烟台分庄。

交通银行设立后,根据《交通银行奏定章程》第十七条:“该行拟仿照京外银号及各国银行,印刷通行银纸,分一百圆、五十圆十圆、五圆、一圆五种,并仿照各银号印出该埠市面习惯通用平色各种银票,以及各项票据,惟不得出国币纸票。俟度支部禁止各埠银行出票实行后该行所出通行票纸,即当照章收回,与各埠银行律办理”,便获得了货币的发行权。从宣统元年开始发行银两票和银圆票两种纸币,其中银圆票又分大银圆票和小银圆票两种。银两票和大银圆票又有第一版和第二版之别。

宣统元年(1909 年)4 月交通银行济南分行在经二路纬二路设立。营业业务为存款,放款,国内外汇兑,发行钞票。并向上海商务印书馆订印票面镌印有济南地名、双龙旗以及轮、路、电、邮等关于交通事业设备图案的“第一版银两票”,面额有一两、五两、十两、五十两四种,由济南分行发行共库平足银2666 两。

民国元年(1912 年)交通银行向北京京华印书局临时订印纸币,券面图案改用云鹤,金额分一两、二两、三两、四两、五两、十两、二十两、三十两、四十两、五十两、一百两等十一种,共印四十七万一千七百七十两,分别印就济南及河南地名,故又因当地平色之殊,有库平足银、济平足银、汴平足银之别,是年由济、汴两行发行。

由于济南交通银行第一、第二版银两票发行时间都极其短暂,再加之本身印量及发行量也不多,所以罕见至极。特别是济南交通银行第二版银两票为民国元年五月十日,梁士诒任交通银行总理后,为加强对胶济铁路的控制权而发行。1912 年9 月27 日至30 日,孙中山以全国铁路督办的身份,由北京南下,经济南到青岛,沿途视察了胶济铁路。1915 年新币开始发行,本行为辅助政府推行新币,改发国币券(即大银元券),此项银两券即行收回。1917年德华银行在上海、广州、汉口、北京、天津和济南的分行被中国政府强制清算。1917-1919年,交通银行在济南发行钞票117.3 万元。其后,交通银行的钞票逐渐在山东全省流通。

日本借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宣战之机,于1914 年9 月3 日派兵在山东龙口登陆。9 月25 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潍县车站,10 月25 日日本侵略军强占济南,先行强占了胶济铁路西段,11月7 日会司英军攻下青岛。至此,胶济铁路全线沦入日本的军事统治之下。1922 年2 月4 日,中国与日本在华盛顿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1923 年1 月1 日,中国收回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的主权,北京政府交通部在青岛设胶济铁路管理局。

胶济铁路是一条具有百年历史,横贯山东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的经济大动脉,也是沿线百姓主要的出行通道,对山东经济民生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济南交通银行云鹤版银两票是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对山东进行经济掠夺和文化侵略的历史见证,并取得了中德货币战和收回路权的伟大胜利。

1 胶济铁路,原名“山东铁路”。

67f6fece84b9644739f66708.jpg

此券由杨德森(荫孙)签发,原大清银行核算科长,1912年10月任北京交通银行行长,12月被离奇指控。1914年5月10日,因发行内债有功被授予三等嘉禾勋章。1915年8月任交通银行总稽核兼高级顾问。

背书备注:

阜丰银号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设于山东历城,资本3万元,经理潘勋臣,1927年倒闭。

山东商业银行1912年8月开业,总行设在济南院西大街114号。额定资本银50万两,实际由藩库拨库平银147430余两。设总、协理各1人监事2人,总理袁振生,协理朱桂山,由山东都督委任。1912年12月改为商办。1913年4月中国银行山东分行成立后,代理金库业务转归中国银行。8月17日,山东银行并入中国银行山东分行。

齐鲁银行1916年10月设立于山东济南,行址设在城内西门大街。发起人董丹如、李瑞庵、马惠阶等,资本银100万元,总理朱桂山,协理李鼎臣,经理程笃庵,副经理宋萱阶。经营一般商业银行业务,发行兑换券。初期与山东银行齐名,后因经营失利,陷入窘境。1925年前停业。

以上三家银行都发行过纸币。


上海泓盛2025春拍-清欢纸钞 开拍日期: 2025-04-22 09:30:00